ERP上線就成功了?NO!這幾大問題解決不好會有大麻煩!
近年來,很多企業加大了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,紛紛引入ERP系統,希望借此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,然而實際應用效果卻不理想。
許多企業在上線ERP系統后,就自認為成功了,后續所有工作便松懈下來,導致系統上線之后運行不暢,甚至失敗。
本文,我們就來聊聊ERP系統上線之后的管理。
ERP上線后需要注意的問題
新流程的執行
在實施階段設計得很好的流程,在實際使用中能否順利執行,事關ERP系統應用的預期目標能否完成。因此,新流程的執行是ERP系統上線后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.
這就要求企業的“一把手”親自來抓,自上而下推進項目的落地實施。
系統參數調整
ERP系統上線后,規劃模式及業務流程調整了,系統中設定的某些參數和基礎數據不一定準確(如計劃排產期間設備生產能力、安全庫存量、賬期、工藝參數等),隨著系統的運行,這些問題就會暴露出來。
前期,這些參數和基礎數據的設定是實施顧問協助完成的。在系統運維階段,如何調整這些參數,使其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很關鍵。
首先要對各部門數據的準確性進行驗證,待得到標準數據后,與主管ERP系統的領導協商,無異議后對系統參數進行調整。
調整后要實時跟進一段時間,待整個系統平穩運行后,才可以確認調整完成。
數據源頭的準確性
實施ERP系統之前,對同一個數據,我們可以通過對不同業務部門提交的報表進行分析比較。實施ERP系統后,數據來源就唯一了,如果數據源頭出現錯誤,則會導致后續一連串的數據錯誤。因此,控制數據源頭的準確性非常關鍵。
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不光要求錄入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,同時要求錄入人員對其所錄入數據的意義有正確的理解。很多企業認為數據錄入是一個簡單的重復性勞動,不夠重視,導致下游各部門發現問題時才進行處理,結果是費力費時。
筆者建議,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、修正,最好在每月結轉時對數據進行驗證。
ERP管理團隊的穩定性
ERP系統上線后,實施顧問會撤出,企業自己的團隊會獨立面對所有問題。這時,企業自己的團隊是否已經具備處理所有問題的能力,是ERP系統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。
另外,隨著項目的上線,團隊部分人員會覺得系統的維護不再有大的挑戰和發展,會出現轉崗現象。這時,企業能否有一個合格的后備團隊接替上來,也關系到團隊的完整性以及系統使用的穩定性。
為此,企業應該制定完善的新人培養機制,積極儲備人才隊伍。
持續投入資金
很多企業的高層覺得ERP系統上線了,項目完成了,該花的錢已經花了,后面不會再有投入。其實不然。
ERP系統的后續維護成本不可忽略。人員的培訓、系統的維護與優化升級、硬件的維護等都需要投入資金。企業要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。
通過以上問題可以看出,企業ERP系統的上線并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,需要面臨并且解決的問題很多,所以企業不能松懈,要針對以上問題采取相應措施,推動企業ERP系統的最終實施成功。